幾乎每年都有大學部學生和研究所的新生來敲我的門,說
『報告老師,我想出田野!』
『我們實驗室的田野很辛苦喔,雖然不在荒山野嶺,但因為調查時間很長,要數週到數個月跟動物生活在一起,才能觀察並詳細記錄牠們的行為以及和環境的互動。』
『沒關係,我不怕辛苦!』
看著一張張年輕(天真)的臉龐,想著這些熱情的學生,有多少人知道自己面前的是怎樣的生活(笑),又有多少人過完一次田野調查季後,隔年會想再出去一次(aka 折損多少兵力)(笑)(慘)。
從2015年剛進前實驗室當博後啟動豆娘研究開始,持續到前年我正式成立自己的研究團隊,並延續到現在,整整六年的時間,除了前年夏天帶著兩隻幼獸舉家南遷無暇多顧之外,每年夏天我總是親自帶隊上山,訓練學生進行豆娘的行為調查。每一年我都會詢問學生們的心得和收穫,現在,總算請去年的專題生湘鳳,把她的田野調查心得寫下來。
去年的豆娘調查,雖然是湘鳳的大專生專題,但田野調查需要的人力較大,所以除了一開始時把兩支隊伍叫到同個樣點,讓我一併教他們各項操作技術和調查方法,並讓另支隊伍支援這個樣點的初期標放外,還安排實驗室當時的專任助理緊張哥全程駐點協助湘鳳進行調查。中間有段時間緊張哥去上鳥類繫放課(去年很幸運剛好陸鳥和水鳥都有開繫放訓練課,不過個人技術訓練不能用計劃報支,所以老闆我只好把報名費交通費都通通買單下來,加起來快一萬元貴桑桑,但能讓我的兩位繫放師父 –- 許育誠老師和蔣忠祐老師 –- 都親自指導到我家助理,這錢花的超值得!),我還特別安排當時的大學部實習生張加筠同學前去支援湘鳳。
這一些的努力,最終有了不錯的成果。科學文章正在如火如荼的撰寫和修改中,先來看看湘鳳的田野心得吧: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以上是 Echo 碎碎念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以下是湘鳳的田野調查開箱心得文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邱湘鳳(Chiou, Shiang-Feng)
6th May, 2021
這次的研究是我第一次〝正式〞出田野,為何說正式呢? 因為以往都是晨觀、夜觀等一兩天就結束的行程,而這次的暑假卻是整整兩個月都要在野外觀察呀~對我來說實在是一大挑戰,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適應田野調查的日子。
在前幾天的調查中,我們整個實驗室一起出動,由老師教我們如何操作整個流程。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都待在野外,晚上則繼續將資料輸入並整理至電腦。每一天的工作均是如此,採集、上標、觀察、紀錄,晚上回住宿地繼續與 data 奮鬥。由於前幾天大約有五個人一起行動,因此有許多的夥伴一起,不過後續的一個多月裡,老師和來幫忙的學長們也都離開去進行其他的研究調查了,因此只剩我和老師的研究助理留在這個樣區繼續調查。因為我們每人每週做五休二,所以一星期中有三天兩人同時在,兩天獨自操作,兩天休息。同時操作的日子還算順利,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獨自操作的時候。
我們的調查地點不算太有人氣,假日會有十幾組人經過,而平日頂多會有幾個熟門熟路的阿伯來健身,不然幾乎不太會有人來。在第一個月輪到我獨自操作的時候,內心是十分緊張的,由於還未非常熟悉整個流程,在四下無人的時候,必須獨自面對掙扎的豆娘。有時到了下午,天氣慢慢開始變陰,光線漸漸減少,同時也可以感受到風越來越大,甚至有幾滴雨滴落在我身上,當下的心情真的是又緊張又害怕。但是神奇的是,從第三、四週開始,我獨自調查時已不會恐懼了,可以快速的操作也不再覺得度日如年了,也許我已經克服了心中的坎,抑或是開始適應了田野調查的生活了,這樣的發現也讓我慢慢開始享受這樣寧靜又忙碌的野外觀察生活。
因為我們的觀察是在野外進行,因此可以看到豆娘不受干擾、最原始的行為。由於沒有人為的操作,所以不管是覓食、打架或是交配等各種行為均會被我們納入眼底,而觀察越久,越是能發現其中的奧妙與神奇。從交配來看的話,可以發現一隻雄性能夠獲得的交配次數差異非常大,在我們的紀錄中,交配成功最多的一隻雄性可以達到十二次之多,另外也有看到在某隻雄性的領域附近同時有好幾隻雌性,但是卻沒有一隻雌性願意跟他交配…等等有趣的互動。
在調查時,我們會對每一隻豆娘進行標記,以方便辨認誰是誰,再加上來回調查,我們每天會見到同一隻個體大約 2-3 次,對於每隻的狀況與位置都十分熟悉,因此會出現阿誰誰誰今天又交配了,或是誰誰誰今天又打架打輸了等等的對話,就好像在聊天時,講哪個朋友最近發生了什麼事一樣,我是萬萬沒有想過僅僅是觀察兩個月的時間,就能感受到原來豆娘的行為或是說社會型態是這麼有趣,這絕對不是單靠幾次夜觀就可以體驗到的感受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