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朝威(WANG, Chao-Wei)
223rd May, 2020
人,往往都會有嚮往,雖然現實常常事與願違,但透過一點一滴的學習努力,多看多聽多學,一步一步往夢想邁進,也是能慢慢的推敲出自己的目標。
我是今年正準備大學畢業,生態相關領域的學生。
一切都從愛跑野外開始
出自於對昆蟲的熱愛,所以大學時選填了生態相關的科系,並在入學那年加入了系上的昆蟲實驗室。在大學生活中,無論是實驗室或是基礎課程,都與我的想像相去甚遠,對當時的我來說,比起唸死板板的基礎理論課程,我更熱衷於到戶外採集、觀察生態,或是參加國內其他單位舉辦的標本製作課程。
小蛾類標本製作課程(左)與鳥類標本製作課程(右) |
當時我覺得,這些課程所教授的理論,在現實生活中根本遙不可及。或許是一種逃避,我常常一個人沉浸在野外。那時上修了一堂兩棲爬行動物學,也硬背記下了不少的理論,但這堂課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無尾目兩棲類的辨識,花了一年的時間,我把全台灣的蛙類都看齊了。同一年內,台灣的樹蛙科透過遺傳以及形態特徵,分類出三個新的物種。我很興奮地去看了臺師大團隊在 PLOS ONE 新種發表的文章,但卻發現文章的大部分內容我都看不懂。這時我才了解到,以前認為枯燥乏味的東西,其實是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讓人們去理解自然生態的有趣之處。如果只是純粹跑跑野外、拍拍照,而沒有將所見所聞以資料的形式整理起來,很快的就會被遺忘掉。縱使記錄到很有趣的生態行為,都很難讓更多人看到,是一件很可惜的事。
(A)點燈時驅光而來的蛾類; (B)用竹葉作為巢材的山紅頭; (C)在南臺灣零星分布的巴氏小雨蛙 |
公民科學:把觀察轉換成資料
在我跑山採集昆蟲時,常會在路燈下看到許多蛾類,或是在路上看到被壓死的動物,我最早開始以資料形式上傳我的紀錄是從路殺社以及慕光之城開始。那些可能會被遺忘在手機角落的照片,加上座標點位和環境特徵,就能成為其他研究者能夠使用的資料。資料的累積,除了可以建立物種組成的資料庫,還可以用來瞭解當地生物面臨的現況,而且還能獲得特生中心每年寄來的一些小禮物。
(A)中鳥網死亡的領角鴞; (B)路殺的黃小鷺; (C)中鳥網死亡的褐頭鷦鶯 |
一開始的路殺調查純粹只是看到一件記一件,各個地方的努力量不一致。在系統化路殺調查開始後,我與台南鳥會以及台南荒野的夥伴每個月固定時間,固定路線,都會在台南高鐵附近進行路殺調查。附近都是台糖的農地,佃農會跟台糖租農地來種西瓜、番茄、牧草,人鳥衝突也因此而產生。幾年前保育觀念還未那麼普及時,常在路邊發現鳥網,絕大多數中網的都是白頭翁、麻雀、紅鳩等中小型鳥類。中網的鳥大部分會死去,但是,造成瓜農農損的最大元兇「環頸雉」是保育類的物種,且細網目的鳥網根本網不住牠們,卻造成其他無辜的鳥種受害,最嚴重的時候一年內就記錄超過百隻的鳥類死於鳥網。不只是農用鳥網,捉鳥人的鳥網也很猖獗。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台糖次森林中的網子,上面掛著兩隻領角鴞、虎鶇跟許多的白頭翁,那時的我還不懂認鳥,甚至連回傳路殺紀錄都無法確認物種,回去對圖鑑並送屍體到鳥會後,我開始我的賞鳥生涯。這幾年來,每年都會發現不少的鳥網,台南鳥會與瓜農之間慢慢達成共識後,推行環頸雉友善西瓜,鳥網情況就沒那麼嚴重,但偶爾還是會發現幾張捉鳥人架的網。
解開中鳥網的(A, B)赤腰燕和(C)白頭翁 |
在因緣際會下,剛開始賞鳥的我接觸了 eBird,這個全球化的鳥類資料庫,在每次的賞鳥旅途中記錄下所有看到的鳥種。因為不熟悉也懂得不是很多,又時常是一個人跑野外,一開始常常會收到審查者的確認信件(非常感謝審查者的細心回覆)。隨著收到信件的頻率慢慢減少,認鳥的功力也日漸增加,鳥齡的第三年,在 eBird 上記錄的鳥種超過 330 種。鳥類在生物類群中真的算是比較難以辨識的類群,因為物種多樣性高,體色多變,山鳥很多時候只聞其聲不見其影,必須用聲音來辨識,大部分的水鳥都有近似種,常大量混群,部分冬羽時難以從外觀辨識。因為鳥類的物種多樣性高,容易觀察到複雜的行為,我深深的迷上了鳥類。
踏上研究之旅
現在的我,除了偶爾進行 NGO 以及顧問公司物種調查外,更多的時間是花在進行鳥類調查、記錄行為以及研讀鳥類行為的文章,在誤打誤撞下我找到新的目標了,我對於鳥類的偶外配對行為(extra-pair mating)十分的感興趣。
偶外配對發生在許多鳥種中,特別是在雀形目鳥類,偶外配對可以額外增加雄鳥的子代數量,對雄鳥有利。但是,偶外配對對於雌鳥來說相對風險較大,例如,配偶可能會減少對雛鳥的照顧或感染疾病…等,所以長期以來研究者普遍認為雌鳥應該能從偶外配對中獲得好處,讓利大於弊,這個行為才會在鳥類中普遍存在。
歷年來有數個假說探討該行為存在的原因及影響性,最廣為人知的是好基因假說(Good genes hypothesis)以及基因相容性假說(Genetic compatibility hypothesis)。這兩者都是適應性假說,認為雌性透過和特定雄性進行偶外配對,是為了讓子代有好的基因或好的基因組合,增加子代的適存度(fitness)。
除此之外,近年來也有研究者提出環境依變假說(context dependent hypothesis),認為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會雌鳥能透過偶外配對獲得較大適存度,或非適應性假說(non-adaptive hypothesis),認為偶外配對行為對於雌鳥不見得有利。雖然有許多假說嘗試解釋雌鳥的偶外配對行為,但各個假說都有支持或不支持的證據,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間。在未來的兩年內,我希望能更透徹的瞭解這個行為的演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